{{ $t('FEZ002') }}區域地質組|

為加速地熱能探勘開發,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簡稱地礦中心)與台灣中油公司於今(26)日假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辦「探熱未來—2025 地熱永續與技術前瞻論壇」,以「永續」與「前瞻」為核心,聚焦目前地熱探勘技術五大關鍵議題,包括地質模式、潛能評估、深層地熱探勘、數值模擬、AI人工智慧應用等,期望透過跨領域對話與技術分享,整合產官學研能量,具體提升台灣地熱探勘技術。地礦中心綜合評估全臺十大地熱潛能區,北宜花東五大高潛力區約占全臺八成,包括臺北大屯山、宜蘭蘭陽溪中上游、花蓮瑞穗、臺東霧鹿延平及知本金崙,因此將結合空中、地面及地下多元探勘技術,加速推動北宜花東地熱探勘。
本次論壇著重於地熱探勘實務議題,期能建構整體地熱探勘策略及技術發展。不僅經濟部台灣中油公司、台電公司,已在宜蘭土場仁澤、花蓮瑞穗等場域,進行地熱探勘開發並獲得大幅進展;另有多處場域經由地礦中心實際鑽井驗證,陸續探得在大屯山區245°C、花蓮瑞穗175°C、臺東延平150°C、臺東霧鹿140°C、臺東初來150°C的高溫,都是探熱未來的振奮成果。地礦中心邀請國內地熱探勘的優秀技術團隊,包括台灣大學、中央大學、成功大學、工研院、中興工程顧問社等,含括地熱探勘到深層地熱領域,共同推動跨尺度多元探勘方法,以加速未來地熱探勘開發的進程。期能整合公部門、學研機構與企業資源,從地質調查、潛能評估、鑽井技術到地熱開發,形成完整產業技術鏈。
本次論壇一大亮點為地礦中心今年導入「直升機搭載 MobileMT 空載大地電磁探測」方法。地礦中心攜手工研院及德安航空公司,引進加拿大的地熱探勘及地球物理專家團隊來台協助,於今年8至9月間,在宜蘭蘭陽溪上游的三星鄉及大同鄉一帶進行直升機空載探測。執行方式係由德安航空的直升機下方吊掛特殊設計的探測儀器進行施測,透過接收大地自然存在的電磁波,同時測量電磁波在地下傳播時造成的電場變化,藉以辨識地熱儲集層、導水斷層帶與深層地熱通道。後續相關成果將公開於地礦中心「地熱探勘資訊平臺」,讓產學研界即時掌握最新探勘資料,加速技術轉化與場域應用。成果未來亦能應用於台灣中油公司、台電公司共同加速宜蘭地區地熱探勘開發,進行地熱井位置優選與資源量化評估。
地熱能兼具低碳、穩定與在地利用特性,是實現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關鍵角色,更代表台灣能源自主與永續發展的決心。就政府部門在地熱探勘的規劃與展望,由於地礦中心肩負國內地熱探勘資料彙整及公開,就是希望在全台十大地熱潛能區的基礎上,加速取得既有潛力場址的地質評估資料,更期望發掘更多的地熱潛能區,藉由公開透明的「地熱探勘資訊平臺」,透過政策引導與科技創新,讓探勘成果成為全民共享的知識資產,共同打造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地熱產業。
地礦中心主任徐銘宏表示,地礦中心長期擔任國家地熱探勘的前鋒,除持續投入地熱潛能場域的系統性地質調查外,也致力於推動探勘技術本土化與多元化發展。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合作,整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鑽井工程及數值模擬等多重專業,逐步完善台灣地熱資源的整合應用,亦透過本次論壇的跨界交流,期能提升台灣地熱探勘技術,攜手邁向淨零永續新時代。
發言人: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陳勉銘副主任
聯絡電話:02-29429042、0937096490
電子郵件信箱:chenmm@gsmm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林錫宏副組長
聯絡電話:02-29462793#4011
電子郵件信箱:linch@gsmma.gov.tw
{{ $t('FEZ003') }}2025-11-26
{{ $t('FEZ004') }}2025-11-24|
{{ $t('FEZ005') }}7|